5/02/2013

我是這樣想文學的......

三月中左右,我大概上了最像是中學課程的一個月英文文學課。一整個月裡面,我幾乎每天上午就在家寫文,下午出門,上老師費心每天定期舉辦的文學補課。這模式,一直持續到四月初,當我們考完文學之後才完結。

那是一趟無論是對於我,對於老師,對於同學來講,都很辛苦,也很好玩的一場遭遇。每天上三四個小時的課,對於我來講固然辛苦;但對於老師來講,教著一個笨蛋和一個不願意做功課的學生,大概沒有什麼比這樣的課更要慘了。一起陪著我的同學,文學的感通和造詣比我好多了,大概就算不用上課,也可以很順暢的考到可以接受的成績,也可以放棄這科,結果還是咬緊牙關來上課。還有其他其他在這趟課裡面被捲入的人——好比說我的家人(以及是錢包)、老師的劇團等人、我們各自的文章更新/博客/在經營的網站。可是我們咬緊牙關,熬過去了。

事後看起來,我其實想過不少次想要放棄,可是又想起老師在考試前的一晚說過,說「你是因為喜歡文學才沒有放棄的,我相信你是喜歡這科的」。我當時有其他的考量,好比說我不想辜負其他人的期望,也不想辜負自己的期望,但或許我真的對這科有愛,才會追了這一兩個月,而沒有像是歷史一樣,最後隨便考過去,留到下一年再繼續才算。

可是我愛文學嗎?我想要將文學,當成是我畢生修讀的科目嗎?

我不肯定,不過我暫時覺得不是。

我是個喜歡寫,喜歡表達自己的人。可是我也是一個沒什麼規律性,不喜歡被定理、格式、限制規限的人。我想,我之所以會修文學,大概不外乎於兩大個原因:學會怎麼樣閱讀作品、學會怎麼樣寫詩詞/寫文。

前者我毋庸置疑的學到了很多,想必這些是修中國文學科無法給到我的東西。始終英文文學有固定的定理、在有一個大方向之下,要從這些大方向去分析一部作品,總比中國文學一味講究意境、感覺,要來得實在。中國文學高深的地方,在於它的留白之處,可是這種留白是難以掌握、難以明白;選修英文的文學,閱讀作品有個大方向,最起碼可以避免出現這種尷尬的留白,大概有這個好處吧。

只是,如果說是學會怎麼樣寫詩詞,學會怎麼樣寫文學作品,我想這是難以言喻,也難以教授的。文學,無論是中文,還是英文文學,能教的,大概都是一些很技法性上的東西,例如說該怎麼樣閱讀作品,該怎麼樣使用比喻,該怎麼樣營造意象和鋪排氣氛,怎麼樣去理解一部文學作品。這些可以旁敲側擊,幫助你明白文學作品怎麼樣運作,教授你怎麼樣閱讀和批判文學作品,告訴你可以從什麼什麼方向切入,從而幫助你建立自己的文學作品。可是退出這點來看,文學創作,始終是靠個人領會的。這就等於學八卦拳,文學的課程專門教授拳譜,實際打拳是臨場應變。同樣道理,下筆、人生道理、對社會的觀察,和文學道理無關,僅僅是個人的修養、觀察力和想像力而已。

我喜歡閱讀作品,可是我沒有耐性讀英文,中文倒是不介意,而且我只是一個和文學無緣的俗人,或許文學並不適合我,我應該要去讀理科。況且,對比起閱讀作品,我更喜歡創作——在這個短期課程,我想我的確拿走了不少東西,也比我想像中的要辛苦,可是這是一場值得參加的旅程。至於說要不要繼續讀下去,升上副學士/大學還要不要讀文學嘛......這個我想看著成績辦事吧,反正這也不是我決定的。

1 則留言:

  1. 看完你的文章,當中反映著一些自己的影子,我一直都對文學有著種種迷思。不管如何,我羨慕你有正式學習過文學,就算那些或許只是應付考試的東西。
    我喜歡閱讀更愛創作,腦海中不時有著不同的點子無奈到頭來還是欠缺些技巧。快將大學畢業,可是我還是會為當日沒有選擇讀中文/文學而後悔,畢竟今天的我讀了會計。
    不清楚你真實的情況如何,只是千萬不要下一個令自己抱憾的決定。當然,假如只是喜歡寫作,堅持下去就好了。

    互勉之。

    回覆刪除